真空用R2Co17稀土鈷磁柱表面凈化工藝的改進
本文對R2Co17 磁柱零件的表面凈化工藝加以改進,采用電化學工藝,效果良好。結果表明,R2Co17稀土鈷磁柱零件采用電化學凈化工藝,表面殘留磁粉少,表面平整光亮,更好地滿足了真空器件對該零件的要求。
R2Co17 稀土鈷磁性材料具有磁性強、穩(wěn)定性高等特點,在工業(yè)中得到廣泛應用。然而由于稀土鈷磁性材料都是金屬間化合物,性質(zhì)很脆。當該材料在真空器件中應用時,必須對其凈化處理,常規(guī)的表面凈化處理方法是手工打磨和擦洗,采用這種方法處理,材料表面容易出現(xiàn)凈化不干凈、變形、開裂等問題現(xiàn)象,影響了器件質(zhì)量,且操作工藝煩瑣、效率低、光亮度不好。鑒于上述問題,有必要尋求一種新的表面凈化方法。
1、實驗方案分析與確定
零件表面凈化方法從原理上講有機械法、物理法、化學法與電化學法等,由于稀土鈷磁性材料磁化后,表面帶有許多磁性粉體,且材料本身很脆,機械和物理的方法難以達到凈化目的,化學法對材料有腐蝕作用, 且表面粘附的粉體不易反應完全。而電化學的方法可以借助電場的作用使表面粉體發(fā)生電化學反應從而容易去除,因此,確定采用電化學的方法。
金屬的電化學凈化主要利用電化學拋光和陽極溶蝕原理,從電解拋光的工作機理可知,零件被拋光時,表面顯微變形層(凸峰和凹谷)都被發(fā)生溶解,但凸峰處由于電力線最多,將更快地被溶解,因此表面結晶組織便相當于金屬的真正(無變形)組織,零件可得到很光澤的和光滑的表面質(zhì)量。陽極溶蝕可以使表面附著的磁粉發(fā)生電化學反應而溶解于溶液中。
通過分析,為解決實際生產(chǎn)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,擬采用機械打磨和電化學兩種方案進行對比試驗。
2、實驗過程和方法
2.1、實驗材料
實驗件為稀土鈷磁柱(Φ10 mm×10 mm圓柱體)。
2.2、實驗過程和步驟
A. 機械打磨法
采用砂紙一邊打磨一邊用棉花將砂粒從磁鋼上揩拭掉,如此反復數(shù)次,直至揩拭干凈為止,再用丙酮進行超聲波清洗10min,無水乙醇脫水,烘干。
B. 電化學法
采用了H3PO4-CrO3 的簡單體系,文獻主要用于電化學拋光,根據(jù)反應原理,我們認為,可以用于凈化R2Co17 稀土鈷,參考工藝參數(shù)見表1。主要試驗步驟如下:
(1)用丙酮超聲波清洗10 min,進行去油處理。
(2)配制溶液
、 用托盤天平稱取CrO3 倒入燒杯中,按比例量取H3PO4 倒入燒杯,加熱攪拌溶解。
、 配制3%的NaHCO3 水溶液。
(3) 采用18 V/50 A 的直流穩(wěn)壓穩(wěn)流電源,陽極接樣件,陰極接不銹鋼。
(4)電解處理,按表1 的工藝參數(shù)進行處理。
(5)依次浸熱去離子水→浸3%NaHCO3 進行中和處理→浸熱去離子水三遍→吹干。備用。
表1 電化學處理的主要工藝參數(shù)
圖1 經(jīng)不同方法處理的表面粗糙度(a)原始樣品(0#);(b)表面機械打磨樣品(1#);(c)電化學處理樣品(2#)
3、表面形貌分析
對同一批的磁鋼零件分別進行機械打磨處理和電化學處理。結果肉眼觀察可見,經(jīng)打磨處理的磁鋼零件顏色灰暗,氧化層未完全徹底的清除,磁鋼表面出現(xiàn)嚴重變形,光亮度不夠;而經(jīng)電化學處理的磁鋼零件表面平整光亮,色澤均勻,效果良好。進而分別對兩種處理方法的磁柱零件的表面進行顯微觀察,采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,結果如圖1 和表1 所示。
表2 經(jīng)不同方法處理的表面粗糙度
從顯微照片中可以看出,原始表面有很多車刀紋,而且表面殘留許多不規(guī)則狀磁粉顆粒;經(jīng)機械打磨的零件表面雖然車刀紋有所降低,但仍然殘留不少磁粉或砂粒磨痕;而經(jīng)電解處理的零件,表面平整,機械加工痕跡幾乎看不見。表面粗糙度Sa 依次降低,特別是經(jīng)電化學處理的樣品Sa 顯著降低,面平均峰極差Sz 也明顯降低。由此可以看出電解處理凈化效果明顯優(yōu)于機械打磨。
4、工藝驗證
根據(jù)實驗結果,采用電解處理的磁柱應用于產(chǎn)品生產(chǎn)中,大幅度提高了該零件的表面處理質(zhì)量和合格率,合格率從70%提高到了95%。零件經(jīng)測試,磁場強度不受影響,完全符合設計要求,同時,也確保了器件的真空度。
5、結論
R2Co17 稀土鈷磁柱材質(zhì)較軟,表面吸附有大量磁粉,機械打磨法不易凈化表面,還容易使材料受到破損;采用電化學法凈化表面具有顯著優(yōu)點,不僅可以達到凈化目的,而且可以使表面更平整,能更好地滿足使用要求。